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小北河镇袜业产业集群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,经过40多年的培育发展,通过金融活水的持续润泽,目前拥有袜业相关企业295家,带动就业2.2万人,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标品牌467个,产品销售到十多个国家和地区,享有“中国袜业名镇”称号,成为年产袜子26亿双、产值38亿元的全国第二大棉袜生产基地。
中国人民银行辽阳市分行以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为引领,通过机制保障、政策引领、调研督导、精准服务等举措,积极推动以农业银行辽阳分行为代表的银行机构聚焦产业集聚、产品创新、服务优化,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,推动小北河袜业产业做大做强,以特色产业集群赋能乡村振兴。2024年,全市银行机构累计发放小北河袜业相关贷款290笔,金额4.08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44.3%、58.2%。截至2025年4月末,小北河袜业相关贷款余额4.49亿元。
完善机制建设,强化政策基础。持续完善“政策传导+窗口指导+考核督导”工作机制,夯实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基石,引导银行机构着力提升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。全面梳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有关文件,制定政策落实工作台账,定期研究推进措施。召开金融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工作推进会和业务宣讲会、金融管理与服务工作会等会议,深入实地座谈、调研,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政策指引和工作督导。联合相关部门出台《辽阳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方案》,健全组织体系,推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向目标明确、任务细化、职责落实方向持续发力。与辽阳市农业农村局签订《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合作协议》,主动对接发改、财政等部门,建立协调例会制度,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。连续5年开展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考核评估,推动银行建立乡村振兴工作机制,持续提升服务乡村振兴的意愿和质效。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,全市涉农贷款余额242.5亿元,占各项贷款比重达30%,普惠小微贷款利率3.53%,同比下降24BP,处于历史低位。
创新金融服务,助力产业发展。深入开展乡村振兴服务质效提升专项行动,引导银行机构主动作为,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,聚焦普惠金融特别是乡村振兴领域,推出50余种专项信贷产品,通过简化流程、精准授信及数字化服务,有效满足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。指导农业银行辽阳分行把准“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,服务实体经济主力银行”定位,围绕普惠金融大文章打造示范样本,研究制定《辽阳县袜业产业集群整体服务方案》。指导农业银行辽阳分行积极向上级行申请集群整体合作额度3亿元,创新推出辽阳县袜业产业集群商户贷、集群速易贷、袜业e贷等小北河地区专属信贷产品,针对不同客户类型办理信用及担保类贷款,从生产、加工、电商、物流以及污水处理、仓储基地等多领域全力支持小北河袜业产业集群发展壮大。2024年,农业银行辽阳分行累计发放袜业相关贷款131笔,金额1.75亿元,同比增加92.3%。截至2025年4月末,该行袜业相关贷款余额2.09亿元,当年发放贷款68笔、0.78亿元。
筑牢信用防线,强化风险管控。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,全市已评定信用户15.1万户,创建信用村354个、信用乡镇3个,实现农户信息全面采集和整村授信全覆盖。指导银行机构强化信用评定结果运用,不断丰富涉农信用的应用场景,推动涉农信用向信贷转化,截至2025年3月末,全市投放农户信用贷款46.1亿元,占涉农贷款的19%。为精准把控经营和风险变化情况,推动袜业产业健康发展,指导农业银行辽阳分行发挥小北河镇信用乡镇优势,持续开展金融知识下乡宣传活动,进一步提高县域经营主体信用意识,推动信用评价成果转化为乡村振兴的金融动能。在行业整体经营风险方面,指导农业银行辽阳分行持续加强与当地政府、行业协会的沟通与联系,市县两级行同步成立银、政、协对接小组,客户部门和信贷部门均设专兼职产业集群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,及时掌握产业发展最新情况。在客户经营风险方面,指导该行加强信用户采集与应用,通过“县域产业集群+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白名单+信贷服务方案”方式对袜业产业集群客户实行白名单管理,全面了解借款人的信用状况、产品市场供求情况及其核心竞争力,根据企业电费、物流运单、银行流水数据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变化情况,确保准入客户质量。
|